首页 >> 创建动态

海南州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九进”活动
时间:2017-08-16| 编辑:tianzl|【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把海南打造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和三江源区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先行区,海南州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制定出台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良性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生态环保“九进”活动。

一是进家庭。倡导每个家庭自觉维护公共环境、选择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规范自身的环保行为,做到保护水体资源安全,不排污、排废;节约用水、注重一水多用,节约用电、选购节能电器;出行选择骑自行车,使用环保袋或菜篮子;不在公共场所、校区附近制造噪声;参加每月少开一天车的环保公益活动,每年参加环保活动3次以上;保持自家庭院卫生整洁踏青、郊游时做好垃圾收集、处置工作;积极监督举报身边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

二是进机关。倡导机关单位认真履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环境保护职责,把环保纳入部门、行业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时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季度开展一次环保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每半年开展一次“行业或系统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开展一次“行业或系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完成每年义务植树工作,确保成活率;保持办公场所清洁,节约用电、用水、用纸,使用节能环保的办公器材。

三是进社区。要求社区在居委会办公楼、住宅小区附近设置环保宣传栏;定期举办环保讲座和环保宣传活动,引导居民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节约用电,循环用水,选用绿色环保产品;打造“绿色社区”,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制定居民环保公约;规范物业,不断完善小区道路、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做好生活垃圾处理;组建社区环保志愿队,每月开展一次社区(村、社)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组织居民开展见缝插绿活动,及时理裸露地块(树坑),补种苗木,修剪树冠;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中环境监管职责,加强日常管护,及时清理绿地废弃物,查处毁绿、占绿行为,逐步提高和达到人均绿化率。

四是进乡村。村委会要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在村庄周边种植花草树木,进一步美化环境,不焚烧生活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不乱撒龙马、乱挂经幡、哈达等物件,不在水源保护区放置污染物,加大马、牛、羊、猪等牲畜饲养管理,合理利用和处置废物;组织开展绿色细胞创建活动,完成“生态乡镇“生态村社”创建目标任务;组织群众每月开展一次村庄环境卫生保洁活动,及时清除村道、河道、水渠等地垃圾;建立健全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切实落实环境网格化监管人员,及时发现和拆除私搭乱建、乱修乱占的违章建筑。

五是进学校。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生活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师生文明用餐、避免浪费,规范处置餐厨垃圾;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开展废旧物手工制作、环保小卫士、废电池回收等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校内外环境整治工作,不断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全面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将创建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形成完善的创建组织网络。

六是进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将环保任务和环保理念落实到企业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做到专人负责、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奖罚、有总结;落实环保经费,定期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建立企业突发环境污染应急机制,做到有预案、有培训、有物资、有演练;制定完善环保责任制度,重点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开展污染物定期检测,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台账,及时整改环境违法行为,并公开企业环境信息;落实节能降耗减排政策,积极开展清洁生产,鼓励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规范、合理收集、清运、处置生产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

七是进寺院。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法宣传教育,全面拆除寺院区域有碍寺容寺貌的乱搭乱建、乱修乱占的违章建筑;打造绿色寺院,组织僧众在适宜的地区开展植树造林种草和围栏封育保护工作;强化寺院生活垃圾管理,明确责任人,做好寺院周围垃圾的清除工作,保持寺院内外环境整洁。

八是进军营。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军营日常学习教育及训练活动中,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全面开展军民共建生态林等生态保护活动;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法宣传教育,对在野外训练中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建立生活垃圾清运制度,对军营及周边生活垃圾定期收集、转运。

九是进市场商场。制定市场环境卫生制度,做到有人管、有人抓;督促经营者落实店面门前三包,规范处理市场污水、生活垃圾,做到污水引入管网统一收集,生活垃圾定期收集、转运;提倡低碳、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型购物袋;坚决杜绝销售高污染和假冒伪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