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涌豪情 迈向新征程— —我省各地干部群众信心满怀喜迎十九大

2017-10-22 09:58:06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砥砺奋进,高原大地硕果累累;瞩目盛会,各族群众心心相连。在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之际,本报记者分赴全省各地,走进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等,采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喜迎十九大的期盼心情和实际行动,见证了全省各族群众爱党护党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和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满满信心。

  金秋传佳音,盛世迎盛会。汇聚共识、凝聚力量,深秋的这个盛会吹响了神州大地从新起点再出发的号角。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我省各地干部群众正在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撸起袖子加油干,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

  过去的五年,高原大地结出新的累累硕果,今日青海更具生机与活力。回望来路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伴随着十九大的喜讯传遍高原大地,我省各族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充满期盼,表示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收获满满幸福感明显提升 

  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整洁一新的农家小院……土族农民祁成明是许许多多农民精准脱贫的典型。

  “住的土房,走的山路,水要挑着吃,菜只有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看病上学就更不方便了。”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的祁成明说起以前的生活,苦不堪言。前几年,随着红崖村易地搬迁工程的实施,祁成明们的生活翻天覆地。

  “自从2015年精准脱贫工作队来到村里,村子‘活了’,我们的生活有希望了。”

  2016年,红崖村彻底脱贫。两年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祁成明享受到了一系列脱贫致富优惠政策,种植当归,购置商铺,并凭着自己的手艺,成为县动物防疫站的一名兽医。 “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做梦都能笑醒啊……”祁成明说: “这是具有转折点的两年,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现在的好日子想都不敢想,物质上富裕了,精神上满足了,我还打算在特色种养殖业上下一番功夫。相信,十九大还会传来更多更好的惠农消息。”房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冰箱里放着刚刚包好的饺子,屋里传来欢声笑语…… 10月15日,社区工作人员刘翠青又一次陪西宁市城西区文博路刘英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比亲人还亲。”这是独居老人刘英对刘翠青的满满谢意。

  而像刘英这样对刘翠青称赞有加的居民并不在少数。有着7年社区工作经历的刘翠青,用真情工作、用真心为民。 “‘殷切期盼十九大,志愿服务进万家’。我们感受到在这个幸福和谐的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身为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者,我期望在十九大上,能够提出一些针对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养老的相关政策,通过经费保障,专业人才的引入,缓解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压力,让辖区老年人的晚年更精彩,更舒适。”刘翠青说。

  两场小雪过后,洒落在青南牧区高天厚土上的泽库县已是寒风瑟瑟。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雪峰综合商贸有限公司,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与门外的酷寒形成鲜明对比。

  “十八大以来,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尤其是国家鼓励老百姓创业、创新,我算是紧跟时代步伐,加上政策扶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事业越做越大,收入也在成倍增长。”柜台前,身着灰色藏服、头戴礼帽的拉太加对记者说。 “弃牧从商” 12年来,拉太加从装着3000元闯“天下”的穷青年成了日入过万的“大老板”。

  如今,拉太加已经实现了将百货店发展成商贸公司的目标。拉太加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也越加清晰。 “我打算把这一层楼扩大到3层,把生态畜牧业产品为主的本地特色产品作为下一个五年的主营产品,打开外面的市场。很期待十九大盛会给我们这些创业者或者即将走上创业路的青年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五年,能让一个人成长成才,也能让企业做大做强,更能让国家走向富强。从机场、高铁,到光伏发电……一项项重大工程,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青海篇章的有力见证。在这些令人惊叹和骄傲的重大工程的背后,凝结的是无数干部群众的勤劳、智慧和汗水。

  初见罗永兴时,他正和一队班组成员,一边悉心查看高温高压设备压力表,一边耐心地向其他组员交流注意事项。罗永兴从事设备维修、检测工作2年多,他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他成为班里最年轻的骨干。

  对于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小伙来说,来到庆华煤化有限公司,能让他鼓足动力的原因只有一个:不忘初心的执着。这两年,他用勤奋弥补着技术上的补足,还养成了平日里多看、多记和多查资料的习惯,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个检测报告,会反复几个小时对着仪器捣鼓。对于以前的辛苦,他微微一笑: “以前觉得自己啥都不能干,但现在不一样了,每次检测都很有成就感,看着自己维护的装置安全运行很是欣慰。”

  “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罗永兴说,作为新一代的产业工人,罗永兴对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满怀期待,他说: “希望大会上能有对年轻工人有一个全面发展得到保障的相关内容,让大家更有信心,向幸福出发!”

  “从当老师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个负责任、对得起学生的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我想,习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对我而言,就是不要忘记自己神圣的教师职责,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承诺。”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团委书记李燕萍说。

  李燕萍在学校从未开过手工课的情况下,自学手工制作,开起了全校第一门手工课。十九大召开前夕,学校开展“喜迎十九大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活动,自然少不了李燕萍的参与。 “十八大以来,身边的变化很明显,我们想表达的很多,对十九大的期待自然就更多。”李燕萍说, “只有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才能真正用实际行动迎接十九大。”

  多加,玉树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局长,从事环保工作20多年,每每看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变化,是欣慰,更是责任和担当。尤其在党的十九大召开的重要节点,让他更加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

  “今天,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玉树州最大的责任、最大的民生。 ‘天字号’工程取得的实效切切实实就在眼前,始终以‘绿色感恩、生态报恩’理念,担当起‘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使命,就要求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承担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崇高使命。”多加信心满满地说:“不忘初心,不负三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重任;继续前行,肩挑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光荣使命。作为三江源头的环保卫士,我们义不容辞,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高原大地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多加如是说。

  充满期待昂首踏上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消息传来时,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西村村委会主任李福祥,正在刚刚建成的综合商场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西村村民从搬新居到牛羊养殖,增加收入,正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现在,通过整合金融扶贫资金和村集体资产,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成的综合商场正式投入运营,除了出租铺面,村民还可以在商场做生意或打工挣钱,这对西村精准脱贫将起到关键作用。到目前,综合商场收入已达80多万,年底就可以分红了。 “我相信大会胜利召开后,一定会有更多利好消息,未来我们的生活将越过越红火。”

  最近一段时间,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的消息在兴海县青藏码头有机农畜产品开发实体体验店公司经理杨志杰的“朋友圈”不断被刷屏,他对此也特别关注。

  杨志杰的“青藏码头”,从今年8月份开始运营以来,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模式,销售额已达到100多万元,目前,当地农畜产品已走出青海,远销上海、辽宁、山东等地,企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兴海县农牧科技扶贫局局长扎西当周介绍说,为了有效提高当地农畜产品附加值,兴海县于今年8月为全县7个乡镇的172个农牧业专业合作社、 4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65家家庭牧场,搭建了由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销售平台,成立了青藏码头有机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探索有机产品销售新模式。

  通过这种经营模式有效增加收入,预计90%以上的合作社年收入增加10万元,人均增收1100元,不同程度地带动周边合作社及12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扎西当周对记者说,今年他最关注的还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我特别期待十九大能有更多关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与有机畜牧业发展等内容相关的。”

  10月15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卫生院格外热闹, “ 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和“免费包虫病筛查体检”诊室前排起了长队。量血压、做B超、抽血化验、做心电图、拍胸片……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为牧民群众做着各项检查。

  刚刚做完心电图的大武镇查仓村73岁国洛缓缓走出心电图室,脸上满是笑容。询问如今医疗政策怎么样时,国洛竖起大拇指说,“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不仅享受到了不花钱就能看病的好政策,还与卫生院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为我们牧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利用“互联网+ ”的便利条件,与牧户建立手机移动互通平台,开展预约、互动、跟踪、关怀、便民等服务,大武镇卫生院创新思路,让广大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足不出户就医”的新模式。才让措说: “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医疗体制不断健全,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党的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了,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医疗惠民政策落实到牧民群众中,让他们对未来的小康之路更加有信心。”(作者:林玟均 黄瑾辰 苏烽 公保安加 刘伟 洪玉杰 陈曦 罗珺 丁玉梅 张浩)

  倾听上行的足音 

  “眼下谈不上轻松,反而要比往常的步子跨得更大,走得更快。随着今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次集中开复工项目落地实施,很多项目都与我们华汇公司牵扯在一起,一张张订单压在企业肩头,同时随着新产业的突起,企业还要开辟出新的跟进之路,这个当口更要撸起袖子往前赶。”

  国庆长假期间依然与一线职工一起在企业忙碌的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岳宝云,虽然显得有些疲惫,却因企业势头正旺而谈笑风生。长假过后,岳宝云便赶紧张罗着请来州上市里发展改革委和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的人员,到企业来给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方子”。

  岳宝云说,这些人都是企业的“常客”和“半拉主人”。前两年在企业经营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几乎天天蹲在企业,与大家一起“想招儿”,破解难题,现在企业闯过难关转亏为盈,还要靠他们“穿针引线”、 “铺路搭桥”。

  询问了解过程中,德令哈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周文邦看到华汇公司在给同处工业园的明阳新能源公司风电设备生产的配套塔筒时,对岳宝云幽默地说: “你们企业现在真是‘鸟枪换炮’,从以前的‘地下爬’变成现在的‘天上飞’了”。

  的确,走到这一步对华汇公司而言可谓飞越。 2009年,投资5000万元在德令哈工业园扎下脚跟的华汇公司当初瞄准的方向是承接大中型机械零部件加工,复合管制造与安装、起重机械和压力容器制作等多元机械制造服务企业。创建之初,即便就是街上的花坛围栏、清洁设备等零散业务也在其承揽业务范围。随着海西州风电、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在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中异军突起,华汇公司的业务从原来的“吃不饱”或“吃不好”,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有了自己的“吞得下”、 “能消化”的“好胃口”。

  在一处正在焊接或打磨的风机塔筒生产线上,岳宝云指着硕大无比的塔筒构建说,这些“庞然大物”都是给附近明阳或中控公司配套的。以前都是在内地加工生产, “躺”在地上有几十米长, “站”起来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运到海西不但要付出巨额费用,加大了成本还要担着长途运输风险。自从华汇公司在当地可以生产配套,这些难题就全部化解, “肉烂在一口锅里”,实现诸家企业近亿元的进项装进了华汇公司的“腰包”里。

  周文邦在一旁说,华汇公司的路越走越宽,今后,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努力践行习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一重大要求。在海西经济上行的铿锵足音里,往前看,风景更好。(作者:刘法营)

  拥有绿色就拥有明天 

  绿— —寒冷中破雾的霞光。

  绿— —沉思时希望的天使。

  绿— —象征着生机。

  绿— —充满了诗意。

  没有绿色的土地是荒凉的,没有绿色的精神世界也是荒凉的。

  山,需要绿;水,需要绿。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生活,都需要绿……这是节选自《绿色畅想曲》中的一段话,而对于绿色,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群众有着自己的诠释。

  为构筑西宁地区南北山绿色屏障,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生态防护效益、城市景观效益和生态建设示范效益,今年,大通县林业局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把南北山绿化与东部城市群和全国文明先行区建设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场政府带着老百姓,扎根于荒山秃岭植树的战役打响。

  李占才,是大通县景阳镇的普通群众。他从2007年开始植树造林,如今,大通县多数乡镇的山坡上都印有他造林的足迹。

  以前是自己干,现在他成立了大通绿晟苗木有限公司,分别在景阳镇的小寨村和斜沟乡流转了20多公顷的土地,种植云杉、青杨和樟子松等树木。

  “从苗木抚育到上山种植,这些年,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我知道这是一种责任。”李占才说,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种了这么多年树,看着一棵棵树成长在南北山间心里高兴!

  他还说,要按照习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继续发扬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要为自己的家乡增添更多更美的绿色。

  今年,在西宁地区南北山三期大通县2017年度绿化工程招投标中,他的公司中标。他对自己公司下设的造林专业队的队员说,不论怎样,要把树种好,拥有绿色才会拥有明天。

  10月12日,记者在大通县长宁镇采访时,正值秋季造林的季节。放眼山川,碧绿通透。而在丛林掩映间,是带着锹、镐等工具植树的林业人。

  大通县林业站副站长程文清介绍说,今年,西宁地区南北山三期大通县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666公顷,如今在实施绿化工程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把树种活,还要想着怎么把树种的好看,真正让老百姓收益。

  他说,现在的种植模式一般都是针阔叶林混交,乔灌木结合。

  在采访时我们得知,附近的村民,闲暇时还会上山散散步,还有一些村民主动申请要当护林员。

  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带动了沿线村庄的经济发展。

  长宁镇宋家庄村所在地就是今年南北山绿化工程的第一标段。来到这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整齐的砖瓦房,宽阔的水泥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绿意盎然。村党支部书记陈德良说:“村里共有1048人,在造林过程中,村里约有100人参与了植树活动,一方面能挣一些工钱,同时也是在为环境保护出力。”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村支书指了指山脚下那一片樟子松地。你看!那是我两年前种的。“我先试种,今后要是销量可以,我就要带领全村老百姓一起种……”陈德良对今后往后的日子充满信心。(记者:刁永萍)

  草原美了 腰包也鼓了 

  “ 2012年的时候,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只有7000多元, 70%的人住在砖木结构的房子里,畜棚也仅有40多幢,就在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6700多元,现在砖木结构的住房达到了100% ,而且全村有218幢畜棚,相当于每户人家有2至3个畜棚。”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支部书记才保,用一组数据,总结出了这些年来宁夏村的一项项收获和变化。

  这数据背后,是宁夏村全体村民团结一心共同辛勤劳动的结果,更是这些年来,我省大力改善民生、努力追求群众幸福指数的结果。

  距离青海湖西北岸25公里处,就是宁夏村村民的美丽家园。行进在草原,踩着厚实的牧草,才保忆起了往事,“以前,放牧基本就是大家唯一的收入来源,但是传统的放牧方式,不仅草场被破坏了,效益也没有,就像我当时养了1000多只羊,卖不上价钱,家里一直是入不敷出。”牲畜过多草场退化严重、粗放的经营方式等问题,制约着当时村民们致富的步伐。

  怎么才能改变这一现状、怎么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

  县农牧局举办的几场培训课,拓宽了才保的思路。“当时培训课上,老师们讲课的内容都是怎么发展科学养殖、科学养殖的好处等等,听了这些课程我就有些心动。”培训课结束后,才保有了发展高效养殖的想法。回到家,才保一边着手高效养殖的事宜,一边向村里人宣传科学养殖的好处。

  带领全村走以合作社为载体的集约化经营道路,从而实现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建立草畜平衡的现代生态新牧区……就这样才保迈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第一步,宁夏村的草原再次恢复了原有的美丽,村里人的腰包也慢慢鼓起来了。

  虽说靠近青海湖,但是宁夏村全村只有几口机井,而且由于供水设施老化、牧民居住分散等,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牧民们。

  2015年,省上下达了800多万元资金,在宁夏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彻底解决了村里群众用水难题。现在村里有65口机井,全村人的饮水半径为零。

  如今全村的基础设施全都“升级”了;没房住的也都在国家的帮扶下,住进了新房;以前收入低的牧民也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们也越来越团结了。

  走进如今的宁夏村,这里不仅有初具规模的特色高效畜牧业,而且有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牧民兄弟,村庄干净整洁,再也难觅昔日贫穷落后的旧踪影。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举世欢腾的日子里,宁夏村的村民也多了一份期盼。才保告诉记者,村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村里的老人们说,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非常好,对我们生活在高原上的老人来说,养老金能提前几年享受就更好

文档来源: